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14日訊 濱州市沾化區在“雙碳”目標引領下,將廣袤的鹽堿灘涂與得天獨厚的風光資源轉化為發展優勢,新能源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一片片鹽堿灘涂綠能涌動;一個個新能源新產業活力迸發。
在位于沾化區濱海鎮的華電濱州沾化魯北基地,350 兆瓦光伏發電項目,正在緊張打樁作業中,項目預計12月底達到并網條件,屆時將形成水上發電、水下養蝦的新型立體高效生產方式,實現水產養殖轉型升級、清潔能源綠色發展等多方共贏。華電濱州沾化魯北基地350 兆瓦光伏發電項目安全總監于仁順告訴記者:“項目建成后年發電量約56000萬千瓦時,同燃煤火電站相比,每年可為國家節約標準煤17萬噸。相應每年可減少多種有害氣體和廢氣排放,其中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約47噸,氮氧化物排放量約75噸,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47萬噸”。
新能源既要發展得好,更要用得好,同樣位于沾化區濱海鎮的山東高地500千伏輸變電工程正在加緊建設中,該站是魯北鹽堿灘涂地風光儲輸一體化基地新能源電力送出的樞紐變電站,建成后可支撐新能源大規模并網、大范圍配置和高比例消納。山東高地500千伏輸變電工程監理總工程師李本浩說:“預計2026年6月竣工投產,將一次提升150萬千伏安新能源接納能力,服務全省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示范區建設,加快構建新型能源體系”。
在新能源項目建設進程中,當地黨委政府從政策精準扶持、到積極協調各方資源、解決建設難題,為項目順利推進保駕護航。沾化區濱海鎮副鎮長姜倩介紹:“我們精準對接企業,先后幫助企業解決用工、土地手續審批等需求30余件,助推“成就企業家夢想行動”,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今年上半年,沾化區15家規模以上工業新能源企業實現產值8.6億元,占規上工業產值的3%。截至目前,新能源項目建成規模達到418.59萬千瓦,預計年內發電量66億度,相當于全區社會用電量的近3倍,綠色能源供應能力持續躍升。沾化區發展和改革局副局長馬金銘介紹:“錨定‘綠色能源名城’ 建設目標,在現有基礎上持續擴規擴能。聚焦資源高效清潔利用這一關鍵抓手,加快構建多能互補、源網荷儲協同的 ‘風光儲輸’ 一體化發展格局,力爭到 ‘十五五’ 末期,建成技術指標領先行業、商業模式持續創新、經濟生態效益雙優的全國綠色能源示范區,為能源革命貢獻實踐樣本”。
閃電新聞記者 王飛飛 沾化臺 王杰 張夢娜 濱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