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9日訊 8月8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濱州市優化國際語言環境 助力‘濱企創世界’”新聞發布會,邀請濱州市外辦黨組書記、主任裴梅,濱州市外辦黨組成員、副主任張弘,濱州市外辦翻譯中心負責人周文慧,共同介紹濱州市在推進公共場所外語標識規范化建設方面的具體舉措和進展,并回答記者朋友們提出的問題。
裴梅介紹,公共場所外語標識是國際交往語言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展示一個地區開放程度和國際化水平的“門面招牌”,更是國際友人認識濱州、了解濱州、感受濱州的重要媒介。提升外語標識的規范性與準確性,對于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提升城市品質、促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具有深遠意義,是擦亮城市開放名片、助力“濱企創世界”的有力支撐。自2025年3月1日《山東省公共場所外語標識管理規定》正式施行以來,濱州市外辦主動扛起責任,在濱州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將規范外語標識工作作為提升城市國際化服務能級的重要抓手,取得階段性成效。
在深耕譯介標準,夯實規范基礎方面。針對標識譯寫不統一、不準確等問題,著力構建地方標準體系。編制發布《濱州市公共標識英文譯法》,聚焦交通樞紐、文化旅游、商業服務、醫療衛生、體育場館、政務服務等六大重點領域,提供權威、精準、實用的雙語譯寫規范,為全市公共場所標識設置提供“濱州標準”。精心編譯城市核心元素。目前,已完成涵蓋35個地理標志品牌、7大類“濱州好品”、67項冠軍產品及濱州市營商環境核心優勢在內的130項多語種宣傳材料,精準編譯濱州特色元素。同時,正在編譯《外籍人士在濱工作生活中英雙語服務指南》,旨在提升在濱外籍人士的便利度和歸屬感,持續擦亮城市“國際名片”。
在創新治理模式,推動全民共建方面。標識規范管理需全社會共同參與。利用“惠眼濱州”微信小程序,打造全民參與平臺。常態化開展“規范外語標識 共建品質濱州”全民糾錯行動,鼓勵市民、外籍人士隨手拍、即時報,高效匯集并處置錯譯、誤譯、破損標識,形成“人人都是監督員”的良好氛圍,目前,已從各渠道收集問題標識80余個。打造雙語示范場景。在全市范圍內,優選外向型企業、重點涉外服務場所等,設立外語標識規范化示范點。通過“樣板引路”,為同類型場所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以點帶面優化涉外營商環境,為“濱企創世界”營造直觀、友好的國際交往空間。
在強化機制保障,確保長效管理方面。為確保工作可持續、見長效,著力構建專業支撐與常態監管機制。組建“濱州外語標識專家顧問團”。依托山東航空學院等高校專業力量,匯聚外語、翻譯、跨文化傳播等領域專家,為濱州市標識譯寫提供權威咨詢、指導,系統提升外語標識規范化水平,為市政務服務中心修訂校對外語標識60余個。將建立“市民巡訪志愿服務隊”。招募熱心市民和專業志愿者,對全市重點公共場所外語標識進行常態化巡查、記錄和反饋,形成政府監管與社會監督合力。聚焦企業需求,服務開放大局。始終將服務企業發展、促進對外開放作為工作的落腳點。規范、標準的外語標識是打造高水平國際語言環境,保障外籍客商來濱投資興業的重要基礎。將積極對接外向型企業需求,將企業廠區、展廳、涉外酒店等納入重點規范范圍,旨在提升國際商務活動便利度,切實為“濱企創世界”提供語言服務支撐。
規范公共場所外語標識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全民共建。濱州市外辦將以《規定》的施行為新起點,以更高的標準、更實的舉措,持續優化濱州市國際語言環境,為擦亮濱州開放名片、服務全市高水平對外開放大局貢獻外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