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濱州日報/濱州網
2025-07-18 08:46:07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7月17日,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冠軍產品濱州造”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鄒平市專場獲悉,今年以來,鄒平市緊緊錨定“昂起龍頭”的定位要求,乘勢打好“三大戰役”、全面實施“三大行動”,依托自身產業基礎和發展優勢,鉚足干勁、強勢攻堅,成功培育出4項全球“冠軍產品”和5項全國“冠軍產品”,涵蓋了紡織、裝備制造、新材料、糧食及食品加工等多個產業領域,有力帶動工業經濟提質提效,持續擦亮“工業強市”品牌。
堅持“大科創引領”,繪就“冠軍產品”版圖
鄒平市始終把科技創新擺在產業發展的突出位置,持續推動“傳統產業轉型、新興產業突破、特色產業提升”,“冠軍產品”的科技含量和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
傳統產業向“數智化”轉型。加快實施“工業技改全覆蓋”,推動魏橋紡織以“產業智能矩陣”提振制造業升級,建立43家院士工作站和省級以上科創平臺,建成18個綠色智能化工廠。這些工廠引進全球頂尖生產設備,配以強大的大數據平臺和先進的管理系統,實現“生產全程智能化、控制系統智慧化、在線監測信息化、制造過程綠色化”,能耗和用水分別下降40%和20%以上,該創新成果獲評中國紡織行業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24年,魏橋紡織棉布年產能達7.95億米(相當于繞地球20周),棉紗產量46.52萬噸,兩項指標均居全球第1位。
新興產業向“規模化”突破。積極應對產能轉移挑戰,全力培育高端鋁和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高端鋁業方面,近三年建設涉鋁項目54個,規上涉鋁企業數量達到92家,集群營收突破2700億元,中高端鋁制品占比達到77%。其中,創新集團生產的鋁鎂硅合金棒材市場占有率達8.3%,居全球第1位。在高端裝備制造領域,開泰集團依托“三國五地”全球研發布局,其拋噴丸設備國際市場占有率達23%,居全球第一。此外,該集團鑄造行業用金屬磨料和齊星鐵塔的輸電鐵塔市場占有率均位列全國第一。
特色產業向“高端化”提升。緊緊圍繞國家糧食產業發展政策,立足玉米精深加工,發展循環經濟,延伸產業鏈條,建立了玉米種植、收儲、初加工再到精深加工的完整糧油產業鏈。目前,鄒平市年加工玉米胚芽能力達420萬噸,年產玉米油75萬噸,占全國的75%,產能、產量及市場占有率均位居全國首位。其中,三星集團成為全國首個量產甘油二酯食用油的企業,引領食用油行業向綠色健康高端化變革。西王集團研發的無水葡萄糖在醫藥領域市場占有率達85%,與“新一代健康糖源”結晶果糖兩個產品的產能、產量、市場占有率均位列全國第一。
堅持“全方位服務”,涵養產業發展生態
鄒平市把優化營商環境、做強服務保障作為推動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聚焦“載體、要素、平臺、服務”四個方面持續發力,全面打造產業培育發展的良好生態。
強化載體支撐。園區建設方面,完成經開區調區擴區,由8.2平方公里調整為15平方公里,為項目落地提供充足空間。該市大力實施“振興魏橋”戰略,發揮富達集團園區運營優勢,在魏橋鎮再打造一個鋁深加工產業園。總面積119畝的聯虹產業園項目正式啟動,未來將打造成10億級產業園區。園區配套方面,鄒平市擁有近900萬千瓦的電力保障能力,以及每小時3340噸的供熱能力、15億立方米的燃氣供應能力,能夠充分滿足企業生產的能源資源需求。
加強要素保障。土地保障方面,大力收儲工業用地、盤活低效用地,梳理可用土地超2萬畝;年內計劃新建、改建標準廠房25萬平方米,并加快實施標準地價格改革,預計企業用地成本可降低50%。資金支持方面,常態化開展“金融服務進企業”活動,轄區金融機構達到19家。今年上半年,鄒平市貸款余額1054億,增速11.9%。人才引育方面,設立1億元人才專項資金和10億元人才創業基金,出臺40條“人才興鄒”政策,全力為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營造良好環境。
打造創新平臺。成功落地省級高新區,與青島大學、齊魯工業大學共建產業創新研究院。先后建成院士工作站、院士研究院6個,省級以上企業技術平臺54個,累計和50所院校簽約產學研合作項目200余個。目前,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285家、高新技術企業148家,總量較2021年實現翻番;新培育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1家,較2021年底增長5倍。創新投入方面,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連續3年保持全省縣域前列。
做實惠企服務。鄒平市堅持“讓企業和企業家舒服”的理念,深入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建立項目并聯審批、三級四方聯動等三大中心,推行“一網通辦、并聯審批、分段審批”,審批時限平均壓縮85%以上。連續3年開展“政府精準服務進企業”活動,縣鎮干部幫包所有規上企業。截至目前,累計開展政策宣講2500余場,惠及企業3.3萬家次,解決問題1200余個,全力打造“好辦、能辦、快辦”的“濱周到·鄒好辦”營商環境品牌。
堅持“高質量”布局,推動產業集群發展
下一步,鄒平市將深層次融入全市“5210N”現代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大局,持續加強“冠軍產品”品牌建設,推動優勢產業突破發展,加快推進工業強市步伐。
持續打造“冠軍產品”品牌。加大對“冠軍產品”企業的扶持力度,引導企業堅守主業、精耕細作,在技術工藝上持續攻堅,研發更具技術含量的產品;在產品體系上優化拓展,形成多元化的產品矩陣;在產品質量上精益求精,打造經得起市場檢驗的精品,穩步提高主導產品在全國乃至全球的市場占有率。同時,加強“冠軍產品”品牌建設和市場開拓,通過舉辦高水平展會、專題推介會等活動,為企業搭建展示和交易平臺,并支持企業參與國際標準認證,打破國際市場壁壘,幫助企業拓展國內外市場,不斷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
持續推動產業集群發展。高端鋁業方面,國企建廠房、創新集團落項目,推動綠色低碳鋁深加工產業園6.8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年內建成,打造再生鋁下游集中加工園區。智能紡織方面,實施紡織、印染、家紡全流程技改,打造全球領先的“紡織產業智能矩陣”,預計到“十五五”末,該產業集群營收將突破1500億元。高端裝備制造方面,推動廣富高端裝備鍛件等11個新項目達產滿產,實現從“原材料供應商”向“軍工裝備服務商”的戰略躍升,到“十五五”末,產業集群營收達到300億元以上。糧油產業方面,加快實施三星集團10萬噸功能性食用油脂等項目,推進玉米淀粉糖、健康保健油等技術開發和集成創新,打造國內一流食品加工產業基地。
持續加快工業強市建設。堅持“工業立市、實業強市”,全力打好打贏“三大戰役”。招商引資方面,緊盯64個在談項目,加快循環經濟產業園、高硼硅玻璃制品等重大項目對接,盡快實現簽約。專班跟進鶴伴山制藥等11個簽約未落地項目,盡快開工建設。項目建設方面,嚴格落實“周調度+現場辦公”機制,加快推動110個省市縣三級重點項目建設,力爭率先在全市實現年度計劃投資100%目標,年內建成投產項目45個。工業經濟方面,全力以赴服務好491家規上工業企業,幫助企業“搶訂單、拓市場”,及時協調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問題,年內規上工業企業突破500家,產值沖刺2800億元。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s://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