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16日訊 8月19日是第八個中國醫師節,今年的節日主題是“德馨于行,技精于勤”。近日,濱州市公布2025年“濱州好醫生、濱州好護士”名單,濱州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劉寶珍等20名同志入選。
為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弘揚衛生健康崇高職業精神,自2021年以來,濱州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市衛生健康委聯合開展“濱州好醫生、濱州好護士”推薦評議活動。截至目前共選樹出“濱州好醫生、濱州好護士”各70人,其中有8人獲評“山東好醫生、山東好護士”“齊魯最美健康衛士”。他們“醫”心為民,用奮勇的擔當牢記生命的囑托;他們醫德為先,用無疆的大愛護佑生命的尊嚴;他們醫技在手,用精湛的醫術延續生命的希望;他們醫命在身,用“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承諾筑牢生命防線。
有人捧著錦旗,感念她帶領的護理團隊無微不至;有人寫下表揚信,銘記她在疾病護理中給予的信心與力量。王光敏,濱州市中心醫院骨創傷外科護士長,這位有著二十八年工齡的護理工作者,始終秉承以患者為中心的信念,用行動擦亮“白衣天使”的誓言。
深耕專業,做守護生命的“細節捕手”
“護理是技術,更是責任?!边@是王光敏常掛在嘴邊的話。作為科室護理骨干,她將常見病、多發病的護理要點爛熟于心,尤其在危重癥護理領域練就了“火眼金睛”。
早在醫院未設重癥監護病房時,王光敏便主動承擔起科室危重癥患者的特護工作,每次都帶著筆記本細致記錄:患者生命體征的微小波動、瞳孔對光反射的微妙變化、肢體肌張力的細微差異,甚至痰液的顏色、尿液的性狀,都被她一一捕捉。這些看似零散的“細節拼圖”,卻為醫生調整治療方案提供了關鍵依據。曾有家屬動容說道:“王護士這股認真勁兒,比親人還讓人踏實!”過硬的技術與嚴謹的態度,讓她成為患者與同事心中最可靠的“健康屏障”。
人文為光,做撫慰心靈的“溫暖使者”
技術治愈身體,人文溫暖心靈。擔任骨創傷外科護士長后,王光敏著力打造“人文護理”品牌,將同理心融入每一個護理環節。從為老年患者剪指甲、讀報紙,到給焦慮的家屬講病情、聊家常,她用耐心化解恐懼,用傾聽消解不安,讓病房里不僅有治療的嚴謹,更有家人般的溫情。
一位在校大學生假期遭遇車禍截肢,住院期間整日沉默,拒絕與人交流。王光敏看在眼里,每天巡視時總會多留半小時:有時是聊幾句校園趣事,有時是講個勵志故事,有時只是默默遞上一杯熱飲。漸漸地,小姑娘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來,出院時悄悄對她說:“護士長,謝謝您沒放棄我,我一定會好好生活?!?/p>
勇擔使命,做團隊前行的“硬核帶頭人”
“護士長在,我們就有底氣?!边@是科室護士對王光敏的評價。作為團隊領頭雁,王光敏始終以高標準帶隊伍。她創新設定臨床場景,開展“護理問題預判+解決能力”培訓,讓年輕護士在模擬實戰中快速成長。每逢緊急情況,她總是第一個沖在前頭。
護士們說:“看到護士長的身影,再難再累也覺得心里踏實?!痹谒膸ьI下,科室護理質量持續提升,成為醫院護理學科發展的標桿。
初心不改,讓誓言在奉獻中閃光
28年深耕不輟,王光敏的付出收獲了累累碩果:山東省護理學會護理教學與實踐授課比賽三等獎、山東省醫師協會科普比賽二等獎、濱州市“優秀護士長”……她還兼任山東省護理學會創傷專業委員會委員等多項職務,完成6項濱州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獲發明專利1項。但對她而言,比榮譽更珍貴的,是對初心的堅守——結對幫扶貧困學生、堅持無償獻血、利用休息時間進社區義診、普及健康知識……從臨床到社會,她始終以行動詮釋著“為人民服務”的誓言。
二十八年歲月流轉,南丁格爾的燈光在她手中愈發明亮。王光敏說:“護理是一輩子的事,只要患者需要,我就會一直站在這里?!边@樸素的話語里,藏著一位平凡護理工作者最堅定的承諾,也映照著無數醫護用愛與責任書寫的奉獻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