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16日訊 8月19日是第八個中國醫師節,今年的節日主題是“德馨于行,技精于勤”。近日,濱州市公布2025年“濱州好醫生、濱州好護士”名單,濱州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劉寶珍等20名同志入選。
為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弘揚衛生健康崇高職業精神,自2021年以來,濱州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市衛生健康委聯合開展“濱州好醫生、濱州好護士”推薦評議活動。截至目前共選樹出“濱州好醫生、濱州好護士”各70人,其中有8人獲評“山東好醫生、山東好護士”“齊魯最美健康衛士”。他們“醫”心為民,用奮勇的擔當牢記生命的囑托;他們醫德為先,用無疆的大愛護佑生命的尊嚴;他們醫技在手,用精湛的醫術延續生命的希望;他們醫命在身,用“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承諾筑牢生命防線。
在陽信縣人民醫院的心內科介入手術室里,一場與死神的搏斗正在緊張上演。陽信縣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副主任醫師王國振身著厚重的鉛衣,眼神專注地盯著顯示屏,手中的導絲在血管中精準穿行——這根直徑不足1毫米的“生命線”,正承載著患者重生的希望。作為心內科主任,王國振用二十年的堅守與精進,在方寸之間的“穿針引線”中,為無數心血管疾病患者筑起生命防線。
精研醫術,鑄就縣域介入診療高地
2005年,從濟寧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的王國振,帶著對醫學事業的赤誠走進陽信縣人民醫院。彼時縣域心內科診療水平尚在起步階段,急性心肌梗死等危重癥的救治能力有限。為突破技術瓶頸,王國振開啟了持續精進的求學之路,先后赴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山東省立醫院進修學習,并考入國家心血管疾病介入診療培訓基地-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繼續深造。
“介入手術是在血管里‘走鋼絲’,差之毫厘就可能危及生命?!蓖鯂袷冀K以“毫米級”精度要求自己。從冠脈造影到支架植入,從急診介入到復雜病變處理,他熟練駕馭各類心血管介入技術,累計完成介入手術2000余例。在他的帶領下,陽信縣心內科診療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他主導開展經導管射頻消融術,填補了縣域心臟電生理領域的技術空白。同年,他帶領心內科成功創建為濱州市臨床重點專科,成為縣域心血管疾病診療的核心力量。
醫者仁心,在細微處守護生命溫度
“王主任的門診總是最后一個結束,他從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微癥狀?!边@是科室醫護人員對王國振的一致評價。
從醫二十年來,他平均每年接診門診患者2000余人,無論患者身份如何、病情輕重,始終保持耐心細致的態度。對于急危重癥患者,王國振更是爭分奪秒。他熟練掌握心肺復蘇、心臟電除顫、呼吸機應用等急救技能,成功救治高血壓急癥、急性心力衰竭、心臟驟停等危重患者100余例。他主導建立的急性心肌梗死急診介入綠色通道,無數患者因此重獲新生。
在臨床工作之外,王國振的腳步始終向著基層延伸。連續十余年投身征兵體檢工作,以“火眼金睛”嚴把兵員健康關,多次獲評濱州市征兵工作先進個人。
履職擔當,以專業視角踐行社會責任
“作為政協委員,既要懂醫術,更要懂民心。”這是王國振常掛在嘴邊的話。自擔任陽信縣第十屆政協委員、濱州市第十二屆政協委員以來,王國振始終以“醫藥衛生界代言人”的身份,將臨床一線的觀察轉化為參政議政的動力。
他撰寫的《關于建立居家和社區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模式的建議》被列為重點提案,推動當地民政部門與醫療機構合作建立了3處鄉鎮醫養結合服務中心。圍繞群眾“看病貴”“檢查繁”等痛點,他先后提交《關于提高人民群眾縣域內就診率的建議》《關于方便群眾購買慢性病藥品的建議》等多份社情民意,均得到相關部門的積極回應。
在學術領域,王國振同樣秉持嚴謹務實的態度,在國家級期刊發表論文多篇。作為山東省研究型醫院協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委員,他常說:“臨床醫生要既能拿起手術刀,也能拿起筆,讓實踐成果惠及更多患者。”
王國振將二十年光陰奉獻給了心血管醫學事業。在直徑不足5毫米的血管中,他用導絲編織生命網絡;在三尺診室內,他用耐心傳遞醫者溫度;在參政議政的平臺上,他用專業書寫民生答卷。以“藝高”的精湛醫術和“心細”的責任擔當,在守護健康的道路上堅定前行。
閃電新聞記者 陳帥 濱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