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1日訊 “工作人員犧牲休息時間耐心相助,這份專業與熱忱讓我深受感動?!苯眨粍t特殊的表揚工單出現在中國銀行濱州分行營業部的內部系統中。這份贊譽背后,是一場跨越國界的金融服務接力,更是銀行以“溫度”與“速度”破解服務難題的生動實踐。
故事的主角是外籍法人FRANK(化名)。這位來自加納的創業者在濱州注冊了一家金屬制品公司,盡管業務訂單均在國內,不涉及跨境需求,但由于法人身份特殊,FRANK此前咨詢的多家銀行都因流程復雜、存在風險顧慮等原因婉拒了他的開戶請求。眼看業務訂單的交付期限日益臨近,焦急的FRANK通過記賬公司,抱著最后一絲希望聯系到了中國銀行濱州分行營業部。
“客戶的急難愁盼,就是我們的服務所向?!睜I業部接到需求后,沒有簡單套用“標準流程”,而是迅速啟動應急響應機制。賬戶經理第一時間與該企業聯系人取得聯系,梳理開戶所需材料,從上門核實到開戶材料準備,逐條標注注意事項;與此同時,客戶經理同步跟進,了解客戶是否存在跨境業務需求,計劃為其量身定制包含外匯結算、跨境資金池在內的一攬子金融方案。
僅用半天時間,中國銀行濱州分行營業部就為該客戶開立了個人銀行卡及對公賬戶。當FRANK拿到銀行卡和基本戶開戶許可證時,特意用不太熟練的中文連說“謝謝”。
由于語言壁壘和操作習慣差異,FRANK返回加納后,他始終無法獨立完成網銀對賬。當地深夜時分,遠在非洲的FRANK想到當時添加了工作人員的微信,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給工作人員發去微信求助。剛結束加班的工作人員在看到消息后迅速進行了回復,并通過微信語音逐條翻譯操作界面,用通俗的比喻解釋“對賬截止日”“未達賬項”等專業術語,還特意制作了圖文并茂的操作指南。
“點擊這個盾牌圖標,就像打開保險箱的鑰匙;看到綠色對勾,就說明賬目核對無誤了。”在工作人員的遠程指導下,FRANK終于順利完成對賬。視頻通話里,他舉著手機展示成功界面,興奮地說:“中國的銀行服務,比我想象的更貼心!”
從緊急響應開戶需求時的高效協同,到跨越時差的微信實時指導,中國銀行濱州分行營業部實現了跨越“萬水千山”的服務接力。用“想客戶之所想”的溫度、“解客戶之所難”的速度,不僅為外國友人辦理業務掃清了障礙,更在無形之中架起了一座信任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