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1日訊 7月27日,濱州高速一大隊民警張海建像往常一樣,在無棣服務區附近路段,開展日常巡邏工作。在巡邏過程中,他發現一輛重型貨車的臨時號牌,背對著窗戶放置,存在擺放不規范的情況。
張海建上前查看車輛狀況及駕駛員相關手續后得知,駕駛員是新疆喀什人。因為駕駛員的普通話說得不流利,兩人的溝通眼見著越說越“難”,這也讓駕駛員有些手足無措。
“沉住氣,慢慢來!”張海建穩住心神后,又繼續跟駕駛員聊了起來。
“你要去哪里?”“我要去新疆。”
聽到車主的回答,民警張海建感到非常驚訝,從河北去新疆,咋還跑到咱山東來?原來這位駕駛人,剛在河北購買了牽引車,打算駕車返回新疆。由于他認識的漢字不多,看不懂路標指示牌,不清楚自己所在的方位,就選擇使用導航軟件。不承想跟著導航走,竟讓他在高速上兜兜轉轉地繞了兩天,走了近300公里,距離目的地越開越遠,一時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正當他感到無助之際,遇到了濱州的巡邏民警,猶如黑夜里的一束光,給他帶來了希望和安心。張海建一邊安撫車主的情緒;一邊化身“引路人”,通過導航軟件,研究了最近的路線,確定了大致行駛方向。
分段導航:先導航到德州,到德州之后再導航去邢臺,剩下的路程就直線回新疆。
張海建擔心車主記不住行駛路線,在紙條上寫明了幾處途經城市名字。車主邊問邊記,一邊問著德州、邢臺等漢字的意思,一邊用維語標記在下邊。
張海建給駕駛員糾正了臨時號牌擺放位置后,再三叮囑了行駛路線,確認他已經記住了,才放心讓他開車上路。
臨行前,車主用并不熟練的普通話對張海建連連道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