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8日訊 4月17日,濱州市衛生健康委“魯醫健康說”腫瘤防治專場健康知識發布會在濱城區市西街道利民社區舉行,邀請濱州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主任醫師劉寶珍,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腫瘤科副主任、主任醫師郝延璋,濱州市中心醫院腫瘤科二病區主任、主任醫師蔣雪超,濱州市中醫醫院腫瘤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孫佩佩,濱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醫師林韜,出席發布會并介紹腫瘤防治有關健康知識。
蔣雪超介紹,癌癥本身并不會直接遺傳,有癌癥家族史的人并不一定就會得癌,但是得癌的風險確實比普通人群要高一些。目前,已被證明具有明顯遺傳傾向的癌癥有30余種,比較常見的有乳腺癌、卵巢癌、部分胃癌、結腸癌等,患者直系親屬要高度警惕。某些癌癥有家族聚集現象,這可能與共同的不良生活習慣和特定的生活環境有關。
癌癥本身也不會直接傳染,但有些導致癌癥的微生物則有傳染性,包括細菌、病毒和寄生蟲。每一個傳染源至少引起一種癌癥甚至幾種癌癥。傳染源包括幽門螺桿菌、人乳頭瘤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不過這些病原體大多可以通過治療殺滅的,或者通過疫苗提前預防的。
對于普通群眾來說,了解癌癥的早期信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用五個字概括:塊,痛,血,燒,減。
1.塊:身體任何部位的無痛性、進行性增大的腫塊,如頸部、乳房等出現可觸及的腫塊;或是皮膚上原有的痣短期內顏色加深或變淺、快速增大、瘙癢、滲液、破潰等,考慮黑色素瘤。
2.痛:長期持續加重的疼痛。胸部疼痛:胸骨后灼燒感,咽東西不順暢,疼痛,這些可能是食管癌、賁門癌和胃癌的表現。
3.血:咯血、痰中帶血:可能是肺癌表現。尿血:無痛性血尿,可能是膀胱癌、腎癌表現。絕經后陰道出血:可能是宮頸癌或子宮內膜癌的表現。大便帶血:如果同時伴有排便習慣改變,可能是結直腸癌的早期表現。不明原因的鼻出血:可能是鼻咽癌等。
4.燒:持續性低熱。兒童要警惕血液系統腫瘤;成人要警惕肝癌、腎癌等腫瘤的可能。
5.減:排除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短期內體重不明原因的減輕,并且呈進行性下降都要重視。
如果出現上述現象中的任意一項癥狀,都請不要忽視,建議及時進行癌癥的相關排除檢查,消除健康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