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23日訊 3月22日,共青團濱州市五屆六次全委(擴大)會議召開,團市委書記崔志勇主持會議并講話,團市委副書記張旋參加會議。
會議傳達了共青團山東省十五屆二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審議了濱州市出席團的十九大代表候選人差額推薦人選名單。
會議指出,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也是打造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濱州樣板的起步之年。團市委作為黨的助手和后備軍,將緊扣市委“1+838”工作格局和“1+8+1”落實體系,以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市建設為工作主框架,圍繞“青年友好、青年有感、青年有為”三方面精準發力,力爭單項冠軍、再創濱州品牌。
會議強調,青年友好是“品質之求”在青年工作中的集中表現,要豐富濱州青春色彩,深化惠青陣地建設,打造青年友好街區、青年會客廳、青年友好驛站,把青年元素、青春色彩融入城市風景;要突出濱州青春味道,組建300人的青年講師團,打造“濱州青年說”品牌,廣泛征集500個青春建功事跡,講好濱州“奮斗者 正青春”的故事;要體現濱州青春溫度,聚焦青年就業、婚戀、住房等急難愁盼開展調研,發揮青年工作聯席會議機制作用,力爭打造青年婚戀交友工作濱州品牌。
青年有感是“精明之路”在青年工作中的目標導向,要提檔升級“青鳥計劃”,在1.0搭臺建庫、2.0科創升級基礎上,推出3.0四鏈融合、助企圓夢服務模式,全年舉辦路演30場、招聘50場,服務“返家鄉”社會實踐大學生1萬人,推動“青鳥驛站”覆蓋280所高等院校、120所職業院校;要擴容提質“濱濱學堂”,新建濱濱學堂100處,充分發揮共青團聯系廣、觸角深的優勢,組織更多行業領域專業青年志愿者提供更精更優服務;要持續深化“青春市集”,組織“青春嗨GO季”“青年原創音樂節”“文創達人秀”“創意市集”等活動30場,助力提振消費。
青年有為是“擔當之行”在青年工作中的踐行路徑,要聚力“制造強市”,發揮好“號手崗隊賽”品牌優勢,舉辦第五屆青年創新創業大賽,促成產研轉化項目50個;要聚力“鄉村振興”,實施“尋找鄉村合伙人”行動,選培“鄉村好青年”1200名,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動能;要聚力“招商引資”,整合青企峰會、青企協等資源,新成立駐外青工委5個,開設青年企業家訪談沙龍,在招商引資上實現突破;要聚力“文明城市”,創新實施“紅領巾三長制”行動,推選紅領巾“林長”“河長”“樓長”1000名,小手拉大手,共創文明城;要聚力“心安城市”,探索新時代希望工程新模式,依托青少年心理健康輔導站,護航青少年健康成長;要聚力“家校社”共育,開展流動少年宮活動60期,推動公益課、實踐課覆蓋青少年5萬人次。
全面從嚴治團,特別是加強作風建設,是共青團的一個長久課題。濱州共青團近些年取得的工作成績根源在于作風扎實,但共青團的短板不足也突出表現在作風上,要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團,著力推動團干部作風脫虛向實。
全市各級團干部要講政治,觀大勢、謀大局、識大體,牢記“無事不鉆營、有事不算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抓落實,真抓實干、擔當務實,在執行力和完成度上做到不折不扣,杜絕討價還價、陽奉陰違,推動各項目標任務落地落實;要接地氣,找準自己定位,擺正自己位置,“不當青年官、愿做青年友”,始終深深植根青年、緊緊依靠青年;要守底線,深刻把握“行穩致遠”的道理,強化規矩意識,時刻保持自重、自警、自省、自勵,帶頭樹立團干部良好形象。
共青團濱州市五屆委員,各縣(市、區)團委書記、市屬開發區團工委書記,有關市直部門單位、駐濱高校企業、市屬學校企業團組織負責人,團市委全體工作人員,部分團員代表參加會議。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齊魯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我來說兩句